那个时候的西北地区将会变得更加湿润,沙漠戈壁的面积也会大大缩小。而通过国际气象学家研究,这一现象与工业革命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有很大关系,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才导致内陆地区温度升高,促进了冰川融雪,引起了降水量的增加。
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来考虑,气候的湿润会带动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改变,虽然能让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宜居,带来农业发展。
但全球变暖更多的是给人类带来一些麻烦。全球的温度升高,首先冰川融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果海平面上升6米,以下红域将被全部淹没。
由于澳大利亚植被丰富,发生山火似乎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这次山火和以往不同,持续了几乎210天。我们换算一下,一年有12个月,而这次山火竟然持续了大半年,最重要的是竟然还牵连到了千里之外的新西兰。
正是由于山火持续时间太长浓烟飘到了新西兰,间接导致新西兰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雾霾,很快科学家们发现火焰以及温度升高似乎与早期融雪有一定的联系。
试想一下,如果当春天提前到来,并且触发早期融雪,那么森林区域很容易就会变得更加干燥,相应的也会增加了它们被点燃的可能。
其二,众所周知,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寺庙和其他文物等都是我们人类过去文明的纪念碑,而全球变暖也很有可能对我们人类文明的记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性。
其三,由于地球温度的升高,它似乎也在解冻地表下面永久冻结的土壤层,就在前阵子就有考古队挖掘出来了“永冻鸟”,经过检测发现这个百灵鸟竟然距今4.6万年。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个动物身体里面蕴含像我们不知情的病毒,那么这样的长期休眠疾病很有可能会重新出现,对我们人类也会产生巨大的伤害。
总结。全球温度过高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的自然灾害确实远远的要大于这一星半点的好处。
科学家研究表明,如果全球气温再进一步升高2摄氏度的话,那地球将会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即15亿多人口的家园都将陷入干旱。
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已经在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了,但我们却很少去真正的关注它,了解它,在此,希望我们人类可以好好的保护地球,并且付出行动去保护我们的环境!
温度孕育着病毒,地球上越高温的区域,病毒越疯狂。
1.热带-病毒的天堂图1.HIV病毒欧式图(HIV来自于热带)~埃博拉、艾滋、登革热、疟疾、猿类泡沫病毒......这些臭名昭著的致命病毒,都从非洲发家,热带的气候、环境、低发展程度、低人类密度、高野生动物密度等等,都成为这些病毒疯狂发展的有利条件。
图2.MERS病毒(一种从中东发端的病毒),从2015年6月的分布来看,也是中低纬度区域密度更高~1980年,有一种疾病被悄无声息地消灭了。
它,叫猴痘。
图3.猴痘治病机理和天花的区别~6-16天潜伏期,病人会肿胀、头疼、背痛、肌肉酸疼。紧接着就是发烧,皮肤大范围皮疹,尤其是手掌和脚底。虽然致死率不到10%,但这个病毒有个很大的“倔强”,那就是不挑老弱病残,反而对年轻力壮群体有较高致死率。
尼日利亚2017年爆发的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中,共查出172例猴痘疑似病例, 61例确诊病例。其中,四分之三的患者为男性,年龄在21-40岁之间。
在我们还没完全了解它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它就搞了出大的!
图4.猴痘2017年再次引发恐慌~再回想1980宣布它被消灭?人类真是傲慢!
举这个例子,要表达的是,随着气候变暖,热带区域范围实际性地扩大,也自然会增加病毒的活跃度。
2.病毒在“移动”蚊子、啮齿类动物、蝙蝠等等,都是移动的病毒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步调,这些动物活动范围也随之扩大,迁徙的成本在降低。
图5.全球人类一号:蚊子,一天致死人数远超100年里鲨鱼数量~21世纪初,研究员保罗·爱泼斯坦就预测,由于气候变化,蚊子传播的疾病可能蔓延。蚊子可携带许多疾病,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这些都使它们在传播疾病方面更有效率。
而实际上,寨卡病毒,就被证明了:一个变暖的世界可以有效扩大其感染范围。
3.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危险一触即发!说到气候变化,其实有一类区域,是最受影响的。
那就是:永久冻土!(结论来自《自然气候变化杂志》)
图6.(左侧)一个典型的极地区域的多年冻土层(挪威);(右侧)冬季和夏季时冻土层和活动层的垂向温度~文章来源:《气候与环境研究》 网址: http://www.qhyhjyjzz.cn/zonghexinwen/2022/1209/1244.html
气候与环境研究投稿 | 气候与环境研究编辑部| 气候与环境研究版面费 | 气候与环境研究论文发表 | 气候与环境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气候与环境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